设备功能分析及对比

设备功能分析及对比

         嗯,被网友问到最多的一个问题就是“教程中涉及的各个设备有什么区别,该如何选择。”其实在多个视频的的评论区我都有回复,有些朋也在帮忙回复,不过可能比较分散,很多人注意不到,所以才会一直有朋友在问,在这里我统一回答一下。
省流回复是:
         大陆地区主要需求为复制IC/ID卡的用户选择GP3;
         主要需求为模拟IC/ID卡、减少卡片携带量的用户选择变色龙Ultra;
         对NFC和RFID等非接触式智能卡技术感兴趣的骨灰级发烧友或相关从业人员选择Proxmark3;
         对各种无线通信技术感兴趣的爱好者、初学者、研发人员、极客群体选择Flipper Zero。

希望了解各设备详细区别的朋友,可以参考以下对比信息:


🔗Flipper Zero

官方网址:https://flipperzero.one

项目网址:https://github.com/flipperdevices

昵称:小海豚、F0、FZ

受众群体:极客、技术爱好者、无线通信技术初学者

软件授权:开源,免费分发

硬件授权:半开源(已被复刻)

研发团队:国外

代工厂:国内

交互方式:屏幕+按键

客户端类型:图形GUI、命令行CLI

电脑软件:Windows、macOS、Linux

手机APP:iOS、Android

其他应用:浏览器

设备功能:IC卡读写及模拟、ID卡读写及模拟、RF射频遥控信号捕捉及模拟、IR红外遥控信号捕捉及模拟、蓝牙通信协议模拟及漏洞挖掘、USB通信协议模拟及漏洞挖掘、2.4G通信协议模拟及漏洞挖掘、WIFI无线网络协议模拟及漏洞挖掘等。

涉及技术:NFC近场通信技术(部分协议)、RFID射频识别技术(部分协议)、RF射频遥控技术(1GHz以内)、IR红外遥控技术、BLE低功耗蓝牙技术、USB通信技术、2.4G通信技术(需要外部模块)、WIFI无线网络技术(需要外部模块)等。

软件扩展性:支持应用扩展,可根据自己的需求研发各种程序。

硬件扩展性:支持外部硬件扩展,几乎支持市面所有传感器模块,通过外部模块可实现多种功能。

优点:功能丰富,支持多种通信技术,软硬件几乎全部开源,非常适合学习各种通信技术的研发。

缺点:各功能的实现大多依赖成品芯片,因此受芯片功能限制。

总结:瑞士军刀设备,功能丰富,专业性略差,不过软硬件可扩展性巨强,适合新手入门,培养相关领域的兴趣。同时也为多个相关领域的研发人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载体,方便研发及调试。


🔗Chameleon Ultra

项目网址:https://github.com/RfidResearchGroup/ChameleonUltra

昵称:变色龙、变色龙Ultra

受众群体:极客、技术爱好者、NFC和RFID技术初学者

软件授权:开源,免费分发

硬件授权:半开源(已被复刻)

研发团队:硬件国内、软件国外

代工厂:国内

交互方式:指示灯+按键(相关设置需要连接客户端)

客户端类型:图形GUI、命令行CLI

电脑软件:windows、macOS、Linux

手机APP:iOS、android

其他应用:浏览器

设备功能:IC卡(13.56MHz)读写及模拟、ID卡(125kHz)读写及模拟、射频场唤醒模拟、卡端及读卡器端密钥恢复,可模拟8张IC卡和8张ID卡。

涉及技术:NFC近场通信技术(全协议)、RFID射频识别技术(全协议)。

软件扩展性:可根据自己的需求研发各种功能。

硬件扩展性:无外部模块、有一些改装套件。

优点:专业NFC、RFID设备,可用于IC卡和ID卡的模拟和读写,软硬件几乎全部开源,非常适合学习NFC、RFID通信技术的研发。体积小巧便于携带。

缺点:NFC读写依赖于成品芯片,有一定的局限性。

总结:专业NFC、RFID模拟设备,兼容性好,支持协议格式丰富,适合近场通信、射频识别、非接触式智能卡相关领域的爱好者和研发人员学习和使用。


🔗Proxmark3 RDV (Easy)

项目网址:https://github.com/RfidResearchGroup/proxmark3

昵称:PM3

受众群体:极客、技术爱好者、NFC和RFID领域研发人员、锁匠

软件授权:开源,免费分发

硬件授权:半开源(部分版本已被复刻)

研发团队:硬件国内(RDV系列)、软件国外

代工厂:国内

交互方式:指示灯+按键(使用时需连接客户端程序,几乎无法脱机独立使用)

客户端类型:命令行CLI、图形GUI(主流GUI均为三方行业付费软件)

电脑软件:Windows、macOS、Linux

手机APP:iOS、Android (部分版本需要额外蓝牙模块)

其他应用:

设备功能:IC卡(13.56MHz)协议嗅探分析、读写及模拟;ID卡(125kHz,部分改版支持250、375、500kHz)协议嗅探分析、读写及模拟;卡端及读卡器端密钥恢复。

涉及技术:NFC近场通信技术(全协议)、RFID射频识别技术(全协议)。

软件扩展性:可根据自己的需求研发各种功能。

硬件扩展性:部分版本(如Easy)支持外部功能扩展模块、如蓝牙,SAM卡等,有一些改装套件。

优点:专业NFC、RFID设备,可用于嗅探分析各种近场通信协议,同时支持已破解协议的各种攻击方法,该技术领域的天花板设备,项目参与人数多,活跃度高,软件更新频繁,任何新技术和攻击方法出现,该设备都会最早支持。相关行业软件(付费)大多都是基于该设备研发。

缺点:设备体积较大,不利于携带,各功能主要依靠连接电脑操作实现,更像是实验室设备。各功能官方主要依靠命令行CLI客户端实现,较为专业,学习成本高。

总结:需要搭配电脑,适合在室内使用,主要用途是近场通信协议的分析,卡片的模拟和攻击只是其辅助功能。目前没有设备可以替代,学习近场通信技术不可或缺的设备。


🔗Panda GP3.0 Ultra

软件网址:https://www.rfidfans.com

硬件网址:http://www.pn532.com/zbp

昵称:熊猫GP3、GP3

受众群体:有IC/ID卡复制、模拟需求的普通消费者

软件授权:免费分发,VIP、SVIP需要付费

硬件授权:闭源(未被复刻)

研发团队:国内

代工厂:国内

交互方式:按键

客户端类型:图形GUI

电脑软件:Windows

手机APP:Android

其他应用:微信小程序

设备功能:IC卡(13.56MHz)读写及模拟、ID卡(125、250、375、500kHz)读写及模拟、射频场唤醒模拟、卡端及读卡器端密钥恢复、Amiibo模拟,可模拟2组总计16张IC卡和16张ID卡;RF射频(315-915MHz)遥控信号学习功能,共3组总计18个学习按键。

涉及技术:NFC近场通信技术(Mifare Classic、NTAG)、RFID射频识别技术(EM4100)、RF射频遥控信号捕捉及模拟(非加密)。

软件扩展性:

硬件扩展性:无(不过我有定制面板😂)

优点:消费级NFC、RFID设备,可拷贝和模拟国内常见IC卡和ID卡。通过微信小程序和手机app,可脱离电脑使用。支持常见频率的RF射频遥控信号的学习和模拟。

缺点:闭源设备,功能受厂家限制,仅支持国内主流卡型,RF遥控信号数据无法导出。

总结:适合国内想要复制IC和ID卡的普通用户,虽然可以模拟16张IC卡和16张ID卡,但体积较大,不利于携带。


由于一切都是随着时间发展变化的,所以以上对比仅供参考!

原创:以上仅为宅人改造家个人观点,转载时请注明出处!